名誉主编:邱蔚六院士
主 编:张志愿 院士
执行主编:郑家伟
副主编:房兵 刘月华 王佐林 杨驰 张富强 周曾同
主 管:上海交通大学(200240 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主 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011 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
承 办: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 上海市口腔医学会
编 辑:《上海口腔医学》编辑委员会
编辑部地址: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
邮 编:200011
电 话:(021)53315271
传 真:(021)63121780
电子邮件:shhkqyx@163.com 
网 址:http://www.sjos.c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2165986982
2024年, 第3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4-25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第33卷第2期目录
2024 (2):  0-0. 
摘要 ( 10 )   PDF(736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过量氟对小鼠髁突软骨损伤及自噬相关因子LC3、p62表达的影响
郁莹, 翁清清, 罗银月, 姚姝冉, 易芳羽, 张颖
2024 (2):  113-116.  doi: 10.19439/j.sjos.2024.02.001
摘要 ( 18 )   PDF(1284KB) ( 5 )  
目的: 研究过量氟对小鼠髁突软骨损伤及髁突软骨中自噬相关因子的表达。方法: 将30只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对照组自由饮用去离子水,实验组自由饮用含氟离子浓度为75 mg/L的去离子水,持续喂养8周。通过改良番红O-固绿软骨染色观察髁突纤维软骨层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13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及自噬相关因子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自噬底物蛋白p62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纤维软骨层变薄,软骨细胞体积变小,核变小,染色加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MMP-13表达量增加,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降低;LC3表达量增加,p62表达量下降。结论: 用含氟离子浓度为 75 mg/L的去离子水喂养小鼠8周,可导致髁突软骨退变,髁突软骨发生自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单原子铁纳米催化剂的纳米催化疗法对口腔鳞癌细胞Cal27的作用
谢玉婷, 熊屏
2024 (2):  117-122.  doi: 10.19439/j.sjos.2024.02.002
摘要 ( 13 )   PDF(2256KB) ( 1 )  
目的: 制备单原子铁纳米催化剂(single-atom Fe nanocatalysts,SAF NCs),探讨其体外治疗口腔鳞癌的疗效,为口腔鳞癌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 用隔离与热解结合方法制备SAF NCs,利用透射电镜和球差电镜观察微观形态,X射线衍射图和元素分布能谱分析其结构和成分,溶液层面采用TMB显色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试验检测催化性能,最后通过CCK-8和流式细胞技术、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体外处理口腔鳞癌Cal27细胞后的活性变化。采用GraphPad Prism 9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成功合成和表征SAF NCs,在溶液层面显示出优异的催化特性。细胞实验中,SAF NCs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模拟肿瘤微环境特性的条件下,进行体外催化治疗,Cal27细胞活性低至32.08%。结论: 初步实验证明,SAF NCs具有良好的生物催化性能,在体外可有效抑制口腔鳞癌细胞增殖,为口腔鳞癌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巴戟天多糖对炎性微环境牙周膜成纤维细胞FN及FN-EDA表达的影响
张赞, 戴晶怡, 蔡红宣, 司为幸, 杨静文, 田亚光
2024 (2):  123-129.  doi: 10.19439/j.sjos.2024.02.003
摘要 ( 18 )   PDF(1323KB) ( 1 )  
目的: 探讨巴戟天多糖(morinda officinalis polysaccharides,MOP)对炎性微环境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及含额外结构域A的纤连蛋白(fibronectin containing extra domain A,FN-ED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模型组(n=24),模型组采用正畸丝结扎法建立牙周炎,3周后每组各取6只大鼠通过Micro-CT确认建模完成;剩余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牙周炎组、生理盐水组(NS组)和MOP组。MOP组于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腭侧注射MOP(200 mg/kg、3 d,50 μL、4周),NS组注射等体积NS,牙周炎组不做任何处理。取大鼠左侧上颌骨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N、FN-EDA的表达。体外培养牙周膜成纤维细胞,CCK-8法检测MOP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将第4代细胞分为对照组、炎症组(10 mg/mL 脂多糖)及实验组(12.5 μg/mL MOP,12.5 μg/mL MOP+10 mg/mL 脂多糖)。利用q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FN和FN-EDA的表达变化。采用Prism 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体内实验中,MOP组较牙周炎组和NS组FN-EDA表达显著下降(P<0.05),炎细胞浸润减少;但各组FN表达量未见统计学差异。体外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炎症组FN-EDA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00 1);MOP显著降低炎症细胞FN-EDA表达,但对FN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FN-EDA在炎症牙周膜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升高,MOP可能通过下调FN-EDA而发挥炎症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托伐他汀促进大鼠牙槽骨缺损愈合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陈宏丽, 尹刚, 张海娟
2024 (2):  130-134.  doi: 10.19439/j.sjos.2024.02.004
摘要 ( 16 )   PDF(1016KB) ( 1 )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牙槽骨缺损的治疗作用,并观察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与阿托伐他汀给药组(ATV组),除N组外,其余大鼠均在牙槽骨处制造缺口,构建牙槽骨缺损模型。建模成功后,ATV组灌胃20 mg/kg阿托伐他汀混悬液,N组和M组灌胃等量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连续给药21天。末次给药后,尾静脉采血,检测血清骨保护素(OPG)、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PG)浓度。H-E染色观察上颌骨缺损区组织变化情况,并进行Lane Sandhu评分。以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缺损区破骨细胞数目,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与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缺损区分泌型糖蛋白(Wnt)、β连锁蛋白(β-catenin)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mRNA及蛋白表达量。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N组相比,M组OPG、ALP和BGP浓度与Lane Sandhu评分降低,破骨细胞数增多。与M组相比,ATV组OPG、ALP和BGP浓度与Lane Sandhu评分上升,破骨细胞数减少。H-E染色可见, N组上颌骨缺损区的骨形成量较多,M组缺损区骨组织较少,ATV组缺损区骨组织量增加。与N组相比,M组上颌骨缺损区Wnt、β-catenin和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与M组相比,ATV组上颌骨缺损区的Wnt、β-catenin和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促进牙槽骨缺损模型大鼠牙槽骨缺损愈合,加快缺损处骨重建,该作用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NF-α通过ERK1/2-Runx2信号通路调控SHED成骨分化能力的实验研究
王静, 徐娜, 任慧迪
2024 (2):  135-140.  doi: 10.19439/j.sjos.2024.02.005
摘要 ( 17 )   PDF(1435KB) ( 2 )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分析ERK1/2-Runx2信号通路在该调控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从6~8 岁健康儿童正常乳恒牙替换即将脱落的乳切牙中分离和培养 SHED,取第三代细胞,分为对照组(成骨诱导剂培养)、观察组(成骨诱导剂和TNF-α共培养)和激动剂组(成骨诱导剂、TNF-α和ERK通路激动剂共培养)。采用茜素红染色评价成骨分化功能,采用 Western 印迹检测SHED 细胞中 Osterix、OPN、ERK1/2、pERK1/2和Runx2 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 qRT-PCR 检测Osterix、OPN、ERK1/2、pERK1/2和Runx2 mRNA的表达。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比较结果显示,3组细胞中均可见红棕色矿化结节。3组组间相比,对照组矿化结节最多,激动剂组次之,观察组最少。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和激动剂组的Osterix、OPN 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激动剂组Osterix、OPN 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3组细胞的ERK1/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而观察组和激动剂组pERK1 /2和Runx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激动剂组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 TNF-α 对SHED成骨分化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ERK1/2-Runx2信号通路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次氯酸溶液的稳定性及对口腔组织刺激性的体外研究
刘昭辰, 孙培, 潘克清, 王培彦, 张慧, 袁昌青, 邓婧
2024 (2):  141-147.  doi: 10.19439/j.sjos.2024.02.006
摘要 ( 17 )   PDF(2020KB) ( 1 )  
目的: 研究不同次氯酸(hypochlorous acid, HClO)溶液在模拟临床使用条件下的理化性能及杀灭粪肠球菌的稳定性,并检测HClO对口腔软、硬组织和细胞的相容性。方法: 在模拟条件下监测2种不同生产工艺HClO样本的理化指标(有效氯浓度、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变化,通过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测定不同浓度梯度HClO溶液的杀菌对数值。将牙髓组织、舌组织及牙本质块分别浸泡于PBS、100 ppm HClO、200 ppm HClO和3% NaClO 4组溶液中,用称重法和显微硬度仪检测其对软、硬组织的影响。通过CCK-8法检测HClO、NaClO及其10倍稀释液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GraphPad PRIS 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模拟条件下,HClO溶液的有效氯浓度随时间缓慢衰减,1个月内衰减程度<20 ppm,pH值及氧化还原电位值相对稳定。各样本浓度衰减前后其杀菌对数值均>5.00,HClO处理后的软组织重量及牙本质显微硬度值无显著改变(P>0.05),HClO及其10倍稀释液处理5 min的细胞活性远高于NaClO(P<0.001)。结论: HClO溶液的理化性能及杀菌稳定性良好,能满足临床需求。相比NaClO,HClO细胞毒性低、组织相容性好,有望成为牙髓再生领域安全高效的消毒产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FL-1在头颈部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赵开, 张宇宁, 纪帅旗, 刘颖, 姜涵
2024 (2):  148-155.  doi: 10.19439/j.sjos.2024.02.007
摘要 ( 16 )   PDF(3275KB) ( 1 )  
目的: 探索Cofilin 1蛋白(Cofilin 1 protein,CFL-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预后价值和免疫相关性。方法: 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cancer genome map database,TCGA)和基因表达总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total databases,GEO)中,分析CFL-1在HNSCC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ESA)、cibersoft明确CFL-1在HNSCC组织中的分子通路。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FL-1在HNSCC组织中显著上调。CFL-1高表达组与较低的总生存率显著相关。多因素Cox生存分析表明,CFL-1表达是HNSCC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GESA、cibersoft分析表明,CFL-1表达失调影响多条信号通路,并影响免疫细胞的局部浸润。结论: CFL-1在HNSCC中高表达,并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是HNSCC的潜在标志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期永久基台用于单颗后牙种植修复35例短期疗效观察
王彦梅, 何家才
2024 (2):  156-159.  doi: 10.19439/j.sjos.2024.02.008
摘要 ( 17 )   PDF(955KB) ( 1 )  
目的: 评价种植体植入同期采用一次性置入永久基台修复程序对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收集35例单颗后牙缺失患者,采用一次性置入永久基台修复程序进行治疗。利用根尖片评估最终修复体戴入当天和随访1年时种植体周骨水平变化,使用标准牙周探针检测修复完成后即刻及1年后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结果: 修复后1年,种植体近中骨吸收量为(0.225±0.113) mm,远中骨吸收量为(0.439±0.123) mm;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后牙区种植采用一次性置入永久基台修复程序,可较好保护种植体周软硬组织,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Root BP plus对成人龋源性露髓治疗疗效及对牙髓血流的影响
潘耀耀, 马晓楠, 陈呈
2024 (2):  160-163.  doi: 10.19439/j.sjos.2024.02.009
摘要 ( 14 )   PDF(487KB) ( 3 )  
目的: 探讨iRoot BP plus对成人龋源性露髓治疗疗效及对牙髓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成人龋源性露髓患者126例(156颗恒牙),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63例、79颗恒牙)和对照组(63例、77颗恒牙),试验组给予iRoot BP plus治疗,对照组给予矿物三氧化聚合体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操作时间、牙变色等情况。采用 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3、6和12个月治疗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每颗牙操作时间为(2.53±0.41) min,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2个月牙变色发生率为3.8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2个月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分别为(16.65±1.14) Ibs和(94.45±5.6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RootBPplus在成人龋源性露髓治疗中疗效较好,具有操作便利、牙变色少、牙髓血流下降后维持平稳、炎症反应程度轻等优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重度低龄儿童龋患者口腔微生物及肠道菌群群落分析
李杨, 赵梦珺, 卢红巧, 刘建国, 刘云坤, 吴家媛
2024 (2):  164-169.  doi: 10.19439/j.sjos.2024.02.010
摘要 ( 12 )   PDF(1054KB) ( 1 )  
目的: 应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高龋及无龋儿童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群落构成特征。方法: 从本团队前期流行病学调查的431名遵义市3~5岁儿童中,随机抽取高龋和无龋儿童各25名,采集其唾液及粪便样本。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样本菌群结构,比较口腔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构成差异。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龋组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无龋组(P<0.05)。高龋组儿童唾液菌群多样性较无龋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门水平上,高龋组和无龋组儿童的肠道及口腔菌群物种差异无显著性。在属水平上,无龋组肠道中的Blautia[Eubacterium] hallii group[Eubacterium] eligens group显著高于高龋组(P<0.05),Parasutterella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显著低于高龋组(P<0.05);无龋组唾液中的Peptostreptococcus显著高于高龋组(P<0.05);无龋组唾液中的DialisterKingellaEscherichia-ShigellaTreponema显著低于高龋组(P<0.05)。结论: 高龋儿童肠道菌群中物种多样性高于无龋儿童。高龋儿童和无龋儿童的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组成在属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性菌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冲洗结合氯己定在牙髓炎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江煜, 石磊, 蔡佳
2024 (2):  170-174.  doi: 10.19439/j.sjos.2024.02.011
摘要 ( 14 )   PDF(590KB) ( 5 )  
目的: 探讨超声冲洗结合氯己定在牙髓炎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牙髓炎根管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60,患牙72颗)和对照组(n=60,患牙70颗)。根管预备时,试验组采用氯己定联合超声冲洗,对照组采用氯己定常规冲洗。比较2组患者根管预备前后根管菌落数、内毒素含量,术后根管治疗约诊间疼痛(endodontic inter appointment pain,EIAP)发生率、侧支根管填充率、牙疼痛程度,随访1年,统计治疗成功率。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管预备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菌落数较根管预备前显著减少(P<0.05),且试验组菌落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根管预备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内毒素水平较根管预备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侧支根管填充率分别为29.17%、11.4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EIAP发生率分别为4.17%、14.29%,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48 h,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2.74±0.61)和(3.29±0.68)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2组术后48 h的VAS评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1.52±0.34)和(1.81±0.42)分,较术前及术后48 h显著降低(P<0.05),2组术后1周的VAS评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84.62%,试验组为95.71%,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超声冲洗结合氯己定用于牙髓炎根管治疗,有助于降低根管预备后细菌及内毒素水平,减轻术后牙疼痛程度,提升侧支根管填充率,疗效优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联合自体贫血小板血浆在恒牙撕脱伤中的应用评价
刘琳, 息雪娜, 黄涛, 韩国良
2024 (2):  175-179.  doi: 10.19439/j.sjos.2024.02.012
摘要 ( 6 )   PDF(599KB) ( 0 )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联合自体贫血小板血浆(PPP)在恒牙撕脱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恒牙撕脱伤患者144例(患牙152颗),随机分为试验组72例(患牙76颗)和对照组72例(患牙76颗)。对照组行常规再植术,术前使用PPP生物液浸泡、冲洗根尖。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离体牙再植前在牙槽窝内植入SDF-1α。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植入成功率、术后咬合疼痛程度、龈沟液中炎症因子表达、血清生长因子表达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牙再植成功率为90.79%(69/76),试验组为98.68%(75/76),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 天、3个月和12个月,2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逐渐降低(P<0.05);各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升高,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2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升高,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PP联合SDF-1α用于恒牙撕脱伤治疗,延迟再植成功率高,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𬌗伴拥挤的疗效评价
刘晔, 葛晓磊, 张士珑, 覃缘, 侯彦, 卢海燕, 马文盛
2024 (2):  180-185.  doi: 10.19439/j.sjos.2024.02.013
摘要 ( 10 )   PDF(1149KB) ( 3 )  
目的: 评价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𬌗伴拥挤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骨性Ⅲ类错𬌗患者,按磨牙关系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磨牙中性或远中关系,应用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对照组磨牙近中关系,应用传统前方牵引矫治器。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比较,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角度测量中,SNA、ANB、SN-MP、U4-SN显著增加(P<0.01),SNB显著减小(P<0.01);SN-OL在试验组治疗前后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矢状向测量指标中,除对照组上颌牙弓长度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改变(P<0.05);垂直向测量指标中,U1-PP、L1-MP、U4-SN、U6-SN、ANS-Me显著增加(P<0.05);U4-PP、U6-PP在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值变化量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上颌牙弓长度显著增加,U6位置更偏远中,磨牙关系变化更小(P<0.01)。结论: 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对磨牙中性或远中关系的骨性Ⅲ类错𬌗伴拥挤患者具有良好的前方牵引和推磨牙向远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牙周炎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生活质量及严重程度的影响
雷邓, 周英斌, 唐圣斌, 李玉峰
2024 (2):  186-189.  doi: 10.19439/j.sjos.2024.02.014
摘要 ( 7 )   PDF(496KB) ( 3 )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长沙市第四医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伴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支气管扩张伴牙周炎组(n=45)和支气管扩张不伴牙周炎组(n=35)。采用支气管扩张生活质量问卷(QoL-B)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支气管扩张严重程度指数(BSI)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并检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支气管扩张伴牙周炎组QoL-B评分显著低于支气管扩张不伴牙周炎组,BSI评分显著高于支气管扩张不伴牙周炎组(P<0.05)。支气管扩张伴牙周炎组hs-CRP、TNF-ɑ、IL-6水平显著高于支气管扩张不伴牙周炎组(P<0.05)。结论: 支气管扩张患者中伴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疾病严重程度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不利影响,可能与炎症反应在2种疾病之间的共同机制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畸修复联合疗法对改善深覆伴下前牙严重磨耗患者咀嚼功能的效果评价
路茜, 王静, 庞淑婷, 周建营, 冯艳芬, 卢文娟, 张倩
2024 (2):  190-194.  doi: 10.19439/j.sjos.2024.02.015
摘要 ( 6 )   PDF(627KB) ( 0 )  
目的: 观察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对深覆伴下前牙严重磨耗患者咀嚼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164例深覆伴下前牙严重磨耗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即对照组72例(单纯口腔修复治疗)和试验组92例(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评价2组咀嚼效能,计算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ysfunction index,DI)、肌肉压痛指数(palpation index,PI)与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ranio-mandibular index,CMI)。评价面容美观满意度、中文版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和修复满意度评分,并比较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咀嚼效能较对照组显著提高,DI、PI和CM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面容美观满意度和修复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OHIP-14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25.00%)相比,试验组(6.52%)降低显著(P<0.05)。结论: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可提高深覆伴下前牙严重磨耗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及颞下颌关节平衡,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20例全麻下儿童牙科治疗回顾分析
伏丽林, 刘波, 周妮, 李珊珊, 吕长海, 马雪婷
2024 (2):  195-199.  doi: 10.19439/j.sjos.2024.02.016
摘要 ( 5 )   PDF(693KB) ( 0 )  
目的: 调查接受牙科全麻(dental general anesthesia,DGA)治疗患儿的牙科治疗状况。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接受DGA治疗的18岁以下患者,收集患儿基本信息、DGA治疗原因、麻醉及插管方式、诊疗内容、治疗时间及复诊情况。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120例患儿,男性占58.3%,以3~6岁患儿全麻治疗需求最高(85.0%)。恐惧牙科治疗,非药物行为管理无效是低龄儿童选择DGA治疗的首要因素;6岁以上儿童选择DGA最常见的原因为精神智力障碍(38.9%)及患方要求(38.9%)。人均治疗(15.16 ± 3.42)颗牙,每颗牙平均耗时约12.26 min。龋齿充填术、根管治疗术以及乳牙预成冠(包括前牙树脂透明成形冠套和后牙金属预成冠)修复是主要治疗项目。DGA术后1周,98.3%的患儿无不适感。2017—2019年间选择DGA治疗的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结论: DGA可快捷、安全、有效解决恐惧牙科治疗、非药物行为管理无效及精神智力障碍儿童的口腔问题,DGA在患者中的接受度呈上升趋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需大力推广DGA培训及相关扶持项目,以满足治疗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 374例椅旁CAD/CAM全瓷修复体的类型及颜色调查
金夏悦, 余润平, 花葳蕾, 黄慧
2024 (2):  200-204.  doi: 10.19439/j.sjos.2024.02.017
摘要 ( 12 )   PDF(669KB) ( 0 )  
目的: 分析椅旁CAD/CAM全瓷修复体的类型及使用的全瓷材料的颜色区间,为指导临床椅旁全瓷修复的应用及材料的颜色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2021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使用椅旁CAD/CAM切削IPS e.max CAD材料的修复体相关数据。对修复体的数量、类型和全瓷材料的颜色分布进行调查,分析修复体的类型和材料的颜色分布频率。结果: 共纳入1 374枚修复体,其中,冠修复体最多,624例,占总修复体的45.41%;贴面516例,占37.55%;嵌体219例,占15.94%;固定桥均为粘接桥,数量最少,仅15例,占1.09%。修复材料的选择方面,低透(LT)瓷块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其他透明度的瓷块;A色系为使用频率最高的颜色。贴面最常选用的瓷块为LTA2和LTA1;嵌体使用最多的为LTA3;冠使用最多的为LTA2和LTA3;固定桥使用的瓷块均为LT色系,A3色占多数。结论: 使用IPS e.max CAD材料制作的椅旁CAD/CAM全瓷修复体已广泛用于临床,修复体类型包括贴面、嵌体、冠和粘接固定桥。临床最常用的IPS e.max CAD瓷块为LTA2、LTA3、LTA1,这对基层医院的临床修复决策及瓷块储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列线图对黏液表皮样癌预后预测价值的研究
李晓娜, 宗颖睿, 张彦喜, 候珍珍, 卢丽雯
2024 (2):  205-210.  doi: 10.19439/j.sjos.2024.02.018
摘要 ( 8 )   PDF(1096KB) ( 0 )  
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黏液表皮样癌(MEC)患者手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关系,并建立列线图预后模型。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5例ME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SII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得到最佳截断值,由此将患者SII指数分为高低2组,运用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FS),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校正曲线评价该模型,并验证一致性。结果: 生存分析显示,高SII组无复发生存期显著短于低SII组(P<0.001)。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中,高SII(HR=2.179,95%CI:1.072~4.426,P=0.031)、肿瘤低分化 (HR=6.894,95%CI:2.770~17.158,P<0.001)、颈淋巴结转移(HR=2.091,95%CI:1.034~4.230,P=0.040)为预后因子,与低RFS有关。结论: MEC患者术前SII越低,预后越好,基于SII的列线图可有效预测MEC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皮质骨厚度及颌骨骨密度对种植术中疼痛的影响
徐业豪, 任碧晖, 戴婕婷, 魏洪武, 郭水根, 毛卫华
2024 (2):  211-218.  doi: 10.19439/j.sjos.2024.02.019
摘要 ( 8 )   PDF(1480KB) ( 6 )  
目的: 探讨种植位点不同皮质骨厚度及颌骨骨密度对种植手术术中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种植体植入手术的患者187例(种植位点数263个),分析种植位点不同皮质骨厚度及颌骨密度HU值对麻醉效果的影响。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疼痛位点的皮质骨平均厚度为(3.90±1.36) mm,显著大于非疼痛位点的(2.24±0.66) mm(P<0.05)。下颌前牙、前磨牙、磨牙区皮质骨厚度在疼痛及非疼痛位点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位点的骨密度平均HU值为(764.46±239.75),非疼痛位点的平均HU值为(612.23±23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前牙及前磨牙区疼痛位点与非疼痛位点HU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磨牙区疼痛与非疼痛位点的HU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质骨厚度大的位点,阻挡浸润麻药渗透的作用较大,种植过程中更易发生术中疼痛。在下颌前牙及前磨牙区,种植位点HU值对浸润麻药的渗透作用影响较小,在下颌磨牙区的影响较大,下颌磨牙区HU值高的种植位点更易发生术中疼痛。当计划种植位点的皮质骨厚度大于3.9 mm以及在下颌磨牙区骨密度均值大于665 HU时,若有足够的备洞安全距离,建议在术前施加下颌神经阻滞麻醉联合阿替卡因浸润麻醉,以避免患者发生术中疼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总结
12例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影像学分析
陈倩倩, 余强, 孙晶晶, 熊屏
2024 (2):  219-224.  doi: 10.19439/j.sjos.2024.02.020
摘要 ( 9 )   PDF(1930KB) ( 2 )  
目的: 总结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Warthin-like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WT-MEC)的超声、CT和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术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经病理明确诊断的WT-MEC患者的临床信息和超声、CT、MRI资料,回顾性总结其具体特征。结果: 12例WT-MEC患者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2.7±16)岁。7例行超声检查,6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所有肿瘤均表现为腮腺内单发肿块。91.7%(11/12)的病灶(91.7%)边界清晰,83.3%(10/12)的病灶呈囊实性肿块。在超声上,71.4%(5/7)的病变表现为囊实性混合回声、85.7%(6/7)血流不丰富、85.7%(6/7)后方回声增强。在CT上,所有病变(6/6,100%)呈软组织密度肿块,不均匀强化(5/6,83.3%)。在MRI上,肿瘤在平扫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T1WI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WT-MEC多表现为单发、边界清晰、无钙化的囊实性肿块。肿瘤内多发、大小不等的囊性部分是其影像学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